签名 | 曾点论志 |
---|---|
凶吉 | 上吉 |
诗曰 | |
解曰 | 曾点,春秋时代鲁国人,不止文思敏捷,心地也善良。而且,他随遇而安,深懂因时制宜,做适合当下的事情。 这支签,是曾点向别人说出他最大的愿望——希望和谐的琴声,到处飘扬;在暮春三月,穿上刚刚缝好的单衣,带着五六位年青人、六七位儿童,虔诚地去做完了求雨的祭祀,归家途中,心安理得,放怀唱咏。 求得此签,只要心诚心善,事事如意,天从人愿。 |
签语 | 瑟希铿尔尚留声、春暮时刚春服成、冠五六人童六七、无雩归咏畅幽情。 |
释义 | 风水:一定发丁财。 遗失:必得回原物。 自身:平安多贵人。 天时:事事如人意。 出行:往来皆吉利。 谋事:心想事成,万事皆宜。 财运:正、横财皆有。 子女:有孕者必产下男孩。 学业:学业猛进,步步高升。 事业:事业有成,万事皆宜。 姻缘:求婚好时候。 家宅:家人平安快乐。 病情:有病也会很快痊愈,毋须忧虑。 |
古人典故 | 【曾点论志】 曾点论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典故,出自于《史记》中的《淮南衡山列传》。相传曾点是齐国孟尝君时期的一位高官,他曾经给孟尝君上书,称:“臣虽不能为梁孝王,愿竭心尽志,赴汤蹈火,效犬马之劳,以济公之忧,安社稷之危。”意思是虽然我不能像历史上的梁孝王那样忠诚,但我愿意尽我所能、不惜付出一切,为国家和人民服务,以解决国家的忧虑,消除危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