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名 | 在齐闻韶乐 |
---|---|
凶吉 | 中吉 |
诗曰 | |
解曰 | 至圣孔子,在齐国听到韶乐,令他心神陶醉,历三个月之久,每餐饭中,竟不知肉是什么味道,专心致志去研究韶乐的制作,所谓废寝忘餐,终于大功告成。 签诗的含意,简明易懂,但其中道理,就要求得此签的人,慢慢去领悟了。 大意是,虽然没有坏事发生,但吉祥程度的大小与个人的努力有关系。如果明知道前面有一颗巨大的金桔但懒得去摘,那么就像空手而归,失去了收获的机会。 |
签语 | 至圣周游列国行、在齐得听奏韶乐、三月不知嘉肉味、善哉大道可功成。 |
释义 | 风水:可以发丁财。 遗失:寻之亦可得。 自身:调养要得宜。 天时:风雨合人意。 出行:去之亦大利。 谋事:谋事会成功。 财运:财运极佳。 子女:孕妇会顺利诞下胎儿。 学业:多下苦功必会有所成。 事业:事业渐入佳景。 姻缘:结婚好时机。 家宅:家人平安。 病情:患病会得到医治。 |
古人典故 | 【在齐闻韶乐】 《左传》中有一则典故,“晋文公问管滥之子管仲曰:‘有死否?’,对曰:‘有。’又问:‘臣奉国命,可无背乎?’对曰:‘臣决狱曲则,以告胜负,决斗曲则,以告死生。若决贼人之死生也,则臣之罪至重,而臣之信义亦至重矣。臣闻国无信,则不立,人无信,则不行。死且不惜,背亦何言?’”此典故表达了管仲宁死不背信的坚定决心,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信用与忠诚道德观的重要例子。此外,这个典故还常被用来比喻对于责任重大的事情需要勇于承担,不能逃避。 |